在线捐赠

在线捐赠

我们的故事

6年助养5名孩子,这份来自SOS儿童村的成长报告成了她一生的牵挂

发布日期:2022-12-01

像很多中国妈妈一样,晓华的每一天都奔忙在孩子和工作之间,像踩跷跷板一样,稍有偏差,就会失衡。人到中年,事事牵心,时间不够分配、精力也不够分配,难以平衡的生活让她常常焦虑,甚至失眠。

改变,来自一封突然收到的邮件。

偶然的相遇,一生的牵挂

 

图片4.png

(晓华带着女儿来到开封SOS儿童村)

信封里是一份成长报告,寄件人是中国SOS儿童村,这让连日来总觉烦闷的晓华想起,不久前她曾因为偶然看到的信息,助养过一个孩子。

细读报告,仿佛打开一个令人惊喜的盲盒。

晓华助养的孩子叫小旭,男孩,那年14岁。

他是学习标兵、优秀干部、文明学生,还是市优秀少年。

他热情、坚毅,喜欢跑步和篮球。

小旭2010年进入开封SOS儿童村,8岁的他曾经在陌生的环境里无所适从。村里的家庭妈妈对他说:“人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,你不认命,运气自来。”之后的日子里,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小旭一天天进步。

妈妈说的没错,不认命运气就来了,晓华就是小旭的运气之一。从此,除了SOS妈妈和儿童村的兄弟姐妹,在他心里又多了一个重要的人。不让关心自己的人失望,是小旭继续进步的动力。

字里行间,晓华看到了一个男孩的成长,读懂了他对缤纷世界和美好未来的向往。随后两年,从一份又一份的成长报告中,晓华见证着小旭的成长,也在心里播下了一颗愿望的种子——走进SOS儿童村,去见见那个已经非常熟悉,却素未谋面的男孩。

2018年,晓华带着女儿终于成行。那时的小旭已经读高中了,见到晓华,主动问好,又忍不住害羞地红了脸。

成长报告里的男孩就站在晓华面前,晓华伸开双臂,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。一次偶然的“相遇”,却成了他们彼此一生的牵挂。

 

来到SOS儿童村才知道,这里和福利院不一样

“阿姨,我们能和妹妹一起玩么?”

正带着女儿参观SOS儿童村的晓华,遇到了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这么问道。

和大多数人一样,晓华对SOS儿童村的印象是模糊的,通过在电视里看到对福利院的报道,晓华曾以为SOS儿童村和福利院差不多,那里的孩子会很怯生。看着女儿和小女孩手拉手去玩耍的背影,晓华发出感叹,“SOS儿童村和福利院还是有些区别的。”

图片5.png

(晓华的女儿和SOS儿童村的小伙伴玩跷跷板)

女儿和村子里的孩子一起玩跷跷板,跷跷板有节奏地跳跃,坐在两端的孩子有着同样的年纪,和同样的笑脸。那个时刻,晓华觉得自己就在楼下小区,女儿正在和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耍。

不一会儿,女儿跑过来,悄悄趴在晓华耳边说,她好喜欢刚才一起玩耍的小姐姐,姐姐很照顾她,还送了她一个小玩具,她想以后经常来找姐姐玩。

晓华欣慰地微笑着,又若有所思地向女儿讲述起小姐姐的情况:刚才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是因为遇到家庭的不幸,才辗转来到SOS儿童村,然而这些孩子又是幸运的,因为有很多人关心他们帮助他们,他们和你一样是生活在阳光下的。女儿不能完全理解妈妈的话,但是不影响她已经把SOS儿童村里的孩子都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。

图片6.png

(孩子们很快熟络起来,一起种小树苗)

“我希望她成为一个善良的人。”这是晓华带女儿来SOS儿童村最单纯的目的。令她开心和满足的是,几天相处,女儿在这里不仅收获了友谊、理解了善良,还在与“兄弟姐妹”的相处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。


有了孩子后,受不了别的孩子哭

图片7.png

(晓华会精心挑选书籍给SOS儿童村的孩子们阅读)

晓华是两个孩子的母亲,大儿子已经成年,小女儿才上小学,晓华对他们非常呵护,会抽出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,这与她小时候和父母有过一段时间的分别经历有关。

由于父母工作调动,年幼的晓华不得不和外婆住在一起,外婆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她,但是农村条件艰苦,那段日子并不好过。两年时光,晓华一直没有适应外婆家的饭菜。冬天经常会赤脚,到了夏天更是天天光着脚和其他孩子在外面跑。

再多的嘘寒问暖也抵不过想家委屈时妈妈的一个拥抱,再多的礼物也比不上父母陪在身边的踏实。自信和开朗在每天的不安中褪色,她从一个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孩子,渐渐变得自卑、沉默。

离开父母生活的两年虽然难熬,但也正是那段经历,让晓华真正懂得善良。晓华说自从有了孩子,就受不了别的孩子哭。很多人都觉得是晓华帮助了SOS儿童村的孩子,但是在晓华看来,这段奇妙的相遇,自己或许才是更大的受益者。

成为小旭的助养人后,晓华收到的关于这个男孩的大部分消息都是正面的、积极的。明明自己是小旭的助养人,小旭才是那个遭遇不幸需要关爱的孩子,而小旭的出现却像一束阳光照进了长夜,让晓华大受鼓舞。

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,晓华的生活被孩子们的阳光彻底照亮了。是孩子们教会了她,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,都不应该放弃努力,要始终向着光明努力生活。

 

聚沙成塔,爱在传递

SOS儿童村的爱心网络,由许多像晓华这样的助养人组成。

“村子里的孩子所经历的事情,让他们更懂事,也更有韧性。”助养人郭先生对村子里的孩子评价很高,同样也对他们充满信心和希望,“我相信他们会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,学会感恩社会!”

郭先生从自己助养的孩子身上获得了人生的动力。在每一次的来信中,孩子都会讲述这段时间自己的进步,并向他表示感谢。看着孩子的点滴成长,感受到孩子一颗懂得感恩的心,让郭先生在平淡的生活中获得了更多的力量……

以“家人”之名相识,成为SOS儿童村孩子们的助养人后,彼此互为往后生活中温暖的牵挂。这样的例子,不胜枚举。

图片8.png

(晓华和她的“六个“孩子)

晓华和家人更是把孩子们当成了自己家庭的一部分。六年来,晓华的家人始终支持她的决定,还建议她多助养几个。这让晓华有了坚持下去的底气,六年间,她同时助养了五个孩子。

每次收到村子寄来的成长报告,晓华的女儿都会仔细看上好几遍,比看自己的成绩单还要认真。她和晓华达成约定,大学毕业工作之后,也要成为SOS儿童村的助养人,像妈妈一样,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村子里的孩子。

图片9.jpg

(小旭和同学们在拍摄结束后的合影)

小旭于2020年被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录取,SOS儿童村的工作人员送他去学校报到。一年后,小旭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了校园微电影《红色翅膀》,小旭担任摄影师兼演员,获得了四川省大学生微电影二等奖。

图片10.png

(村子里的孩子自发感谢晓华送来的春节礼物)

疫情期间为了保障安全,SOS儿童村谢绝探访,时逢春节,晓华特意给孩子们寄去春节礼物。不光是给自己助养的孩子,村子里许多孩子都收到过她的礼物。孩子们也会以自己的方式,对始终惦念着他们的晓华阿姨送去回礼。

每个助养人都和村子里的孩子,和SOS儿童村一起留下了美好的记忆。伴随着这些美好,孩子们逐渐长大,离开村子去挑战下一段人生旅途。这些爱和美好循环往复,让SOS儿童村成了孩子们的“世外桃源”。

用爱浇灌的幼苗,一定会绽放出最美的花朵,中国SOS儿童村,因为一直有爱的雨露滋养,已成为一片生生不息的花海。


联系我们

  邮箱:soscv@soschina.org.cn

  电话:(010)65272925

  邮编:100006

  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银闸胡同20号1101室

二维码

  • 协会新浪微博

  • 协会公众号

中国SOS儿童村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6644号-1     技术支持:富源科技